查看原文
其他

别傻了,青蛙才不会被温水煮死

广东学联 2022-05-05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界知识局 Author 喜旺

转载自「世界知识局」(ID:sjzhishiju)


人们在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
通过各种观察和想象
总结出一个个充满哲理的
动物小故事

闯荡“江湖”的岁月里
青们一定听过不少
关于动物的小故事

这些被赋予意义的故事
其真实性是否有待考究呢
让我们来一探究竟


执行一项任务初始,“打鸡血”式的鼓励总会出现:不要当团队里懒惰的沙丁鱼,要当敢闯敢拼的“鲶鱼”如果选择了安稳的工作,就会有善意的警告:小心成为温水里的“青蛙还有,不要当把头埋在沙子里面的“鸵鸟”,要当勇于自我重生的“老鹰”……

这些故事有几个共同的特征:都和动物有关;都揭示了某个重要的人生哲理;都是老板爱讲的故事。


曾几何时,学联君也被这些理论唬得一愣一愣的。不过今天,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:这些故事,是真的吗?



 // 1 // 
鲶鱼效应

鲶鱼效应,据说来自于北大西洋渔夫的捕鱼小秘诀:在沙丁鱼桶里放一条鲶鱼。

至于原理,据说是因为活的沙丁鱼比死的贵,但沙丁鱼懒在桶里不愿意动,经常懒着懒着就懒死了……

这时,放一条精力旺盛的鲶鱼在桶里到处乱窜,就会让懒惰的沙丁鱼们被迫翻涌起来,最终活着上岸,卖出比死鱼贵好几倍的价格。



▲失去梦想的沙丁鱼


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!


每一个从底层员工荣升主管的打工人,都受过“鲶鱼效应”的鞭策。哪怕团队包括自己只有三个人,也要想办法创造出一条“鲶鱼”,刺激一下懒惰的老员工(两个人的团队就算了,不舒服的是自己)。


不过,稍有生物学储备的读者已经发现了问题:沙丁鱼生活在近海,鲶鱼大多则生活在淡水江河里。两种鱼放在一起,桶里到底灌咸水还是淡水啊?




其实,非要双鱼同桶也行:确实有少数几种鲶鱼生活在咸水中。不过鲶鱼虽然看上去老老实实的,却是种特别凶猛的杂食性动物,不仅小鱼小虾,泥鳅、鲤鱼和鲫鱼,也是它的盘中餐。


因为吃得好,饭量又大,鲶鱼可以长到特别肥,而且它有须无鳞,肉质紧滑,是绝佳的蛋白质来源……




如果活的鲶鱼沙丁鱼在桶中相遇了,那么鲶鱼一定会……特别开心。



假设我们强行将鲶鱼和沙丁鱼放在一个桶里,并把鲶鱼嘴巴封起来让它害不了鱼,那是不是就能顺利实现“鲶鱼效应”呢?


对不起,也不可能。


鲶鱼效应的假设是,一条横冲直撞的鲶鱼,能让懒惰的沙丁鱼群活跃起来,实现续命的目的。


但如果你养过鱼,或者短暂地喂养过待宰的活鱼,那么你一定知道,狭小空间内的剧烈活动,会极大消耗水中的含氧量。没有氧气,沙丁鱼很快就会一命呜呼。相反,它们静静待着也能活很长时间,实在是不需要鲶鱼来横插一脚……



▲知乎@Chris Tinman


这个故事最尴尬的一点在于,绝大部份讲述者都把故事背景放在挪威。


但是,北大西洋没有鲶鱼(咸水鲶鱼也没有),挪威人也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故事……


在英文网站上搜索“鲶鱼(catfish)”和“沙丁鱼(sardines)”,绝大部分结果都和钓鱼有关。唯一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是这样一个问题:罐头里的沙丁鱼能不能当钓鲶鱼的鱼饵?




 // 2 // 

温水煮青蛙

故事是这样的: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,它会立马跳出来;但如果将它放进冷水中慢慢加热,它将会因为察觉不到危险而被活活煮熟。


而道理在于:做人啊,不能"too young too simple",还是要居安思危,警惕缓慢产生的威胁。



▲CLIMATE CHANGE,气候变化


不过,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讲,温水煮青蛙是真的吗?


首先,如果真的把青蛙丢进沸水,它们绝对蹦不出来。100°C滚水和高温水蒸气造成的伤害,会让青蛙瞬间失去运动能力。什么亡命一蹬腿逃离死亡,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。




那如果是缓慢加热的冷水呢?


最早决定实验一下的,是德国生理学家戈尔茨。但他是个反面教材:在1869年的实验里,他把一组身体完整的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里面,发现青蛙跳出来了……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!


不过,1872年,一个叫海茵茨曼的人又做了个差不多的实验,这次青蛙又没有跳出来……


这两次实验到底区别在哪?就在于加热速率的不同


戈尔茨比较接近于我们认为的“煮”:在10分钟内,将水的温度从17.5°C加热到56°C,水温平均每分钟上升3.8°C。这个温度变化下,热刺激会激起青蛙的“跳走”反射。


而海茵茨曼的加热速率特别慢:平均每分钟不超过0.2°C,一个小时才上升12°C……用这个速率烧开水,大概得等6个小时吧。




而且,让蛙跳不出锅子的,往往不是逐渐升高的水温,还有可能是因为锅的形状不好跳,或者别的原因……




 // 3 // 

人类对动物的想象


除了这些,人类还往往会将一些动物的行为放大,并赋予背后的意义。


比如有种说法是,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扎到沙子里,假装自己看不见。




但其实,作为一种敏捷而凶猛的大型鸟类,鸵鸟在遇到危险时要么会隐藏自己,要么就迈开两条大长腿远远跑开


如果被发现又避之不及,它会勇敢地上去打一架!把头埋在沙子里什么的,不存在的。



▲感受鸵鸟的一击


另外一个迷思是,旅鼠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集体跳海自杀:通过自杀,它们控制着种群数量,维护着脆弱的生态平衡。


描写旅鼠这种神秘仪式的文章《旅鼠之谜》,甚至入选了初中语文课本。




但其实,这种萌萌哒的小动物,完全没有自杀倾向。纪录片里所谓的“集体自杀”镜头,其实是拍摄人员为了剧情效果而制造出来的……


而且,就算想自杀,跳海也不是一种好的方式:旅鼠会游泳……




还有一些故事:鹰会拔光自己的羽毛然后重生、小羚羊踩在老羚羊的背上飞渡悬崖……


人类在好奇大自然,也是在为自己的行为“找相同”。遇到危险喜欢逃避的,不是鸵鸟而是人类;沉溺在舒适温水中不想出来的,也不是青蛙,而是我们自己。


人们在观察动物的活动时,会找出一些规律性的具有启发性的东西,一边把自己的想象合理化,一边应用到实践活动中,警醒自己。


懂得自省是可贵的,但自然与科学需要尊重,真理需要不断追求。



▲聪明的鸦科动物,倒是真能无师自通“投石喝水”的技巧



关于动物的这些小故事
是人们体验自然界的奇异后
留下的思考
其背后的意义需青们辩证看待

我们可以从动物世界中探讨
对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启发性的内容
但应建立在尊重大自然规律
和科学的基础上

愿青们都能保持
对大自然的敬畏
以及生活的思考


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
争当时代弄潮儿
//每日一学习//
天天约定你

编辑:陈思彤、钟汝淇、郭林林
责编:邓玉苹
初审:陈锋
复审:辛琦
终审:饶玲
来源:本文转载自有趣、有料、有深度的的微信公众号【世界知识局】,由广东学联综合整理。点击以下链接,观看更多热门文章:
人类未解之谜:擦完腚的厕纸该扔哪?

你妈腌的腌菜,真没有买的安全

头秃的人可能有救了,救星是蟑螂的奶

关注世界知识局,一起涨姿势


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

① | 新时代学联学生会工作怎么做?看这张图就懂了!

② | 最新!机票、火车票怎么退改?

③ | @所有大学生,这样的寒假更有意义!
④ | 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返乡后还需要隔离吗?
⑤ | 跪下的警察
⑥ | @学生团员们,你们的“寒假十课”来了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